減重手術

近年來肥胖人口劇增,加上醫療的進步,減重手術案例大幅增加。減重手術通常適合重度肥胖者且合併有肥胖相關疾病,如脂肪肝、心血管疾病、睡眠呼吸中止症、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問題。然而,肥胖程度的標準,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是以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 BMI)來衡量。雖然手術實施的案例增加顯示出減重手術穩定的安全性,不過由於肥胖病人的手術仍存在一定的風險,所以手術通常是減重方式中的最後一個選項。

 

肥胖程度

肥胖程度的標準,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是以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 BMI)來衡量,以「體重kg/身高m2」計算。通常肥胖程度屬異常範圍則包括:「過重」(24≤BMI<27)、「輕度肥胖」(27≤BMI<30)、「中度肥胖」(30≤BMI<35)、「重度肥胖」(BMI≥35),以及「病態性肥胖」(BMI≥40)。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.5(kg/m2)及24(kg/m2)之間,太瘦、過重或是肥胖都有礙健康。另外,女性的腰圍一旦超過80公分,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,即代表肥胖且腰圍過粗,腹部脂肪異常堆積,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。研究顯示,體重過重或是肥胖(BMI≧24)為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;而過瘦的健康問題,則會有營養不良、骨質疏鬆、猝死等健康問題。

 

手術適應症

1. 病態性肥胖者(BMI≥40)。

2. 重度肥胖者(BMI≥35)且合併因肥胖造成之內科疾病,如脂肪肝、心血管疾病、睡眠呼吸中止症、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問題。

3. 嘗試飲食控制或內科治療超過半年以上無效者。 

4. 年齡介於18~55歲者。

 

減重手術種類

腹腔鏡胃縮小(胃袖狀切除)

將胃縮小2/3,可以有效減少食量及降機飢餓素分泌,抑制食慾,進而減輕體重並改善代謝症候群問題。

 

腹腔鏡胃繞道

透過腸胃繞道方式,刺激小腸分泌腸道賀爾蒙,有效降低血糖,改善糖尿病效果最佳。

 

腹腔鏡胃束帶

藉由束帶的方式,單純控制飲食,對於體重較輕且新診斷出糖尿病的患者改善效果佳。此術式可合併胃折疊手術,且為可逆手術。

 

腹腔鏡胃折疊

將胃折疊至2/3大小,以控制食量,進而減輕體重並改善代謝症候群問題。此術式可合併胃折疊手術,且為可逆手術。

減重手術又稱為糖尿病手術或代謝手術,體重減輕後能改善胰島素降血糖的功能,而促進腸道賀爾蒙分泌亦可幫助血糖下降。食量減少、血糖降低,亦可減少藥物的使用量。

減重手術的成效佳,可減去多餘體重50%以上,對於病態性肥胖者的復胖率低,且手術傷口小、復原快,無尿管及引流管,甚至當天術後即可下床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宋天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